131-6223-689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健康知识日益普及,我们越来越关注每月一次的“亲戚拜访”——月经。
不少女性已经使用APP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以此来掌握排卵、经期时间等关键信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
→ 原本准时到来的月经,为何这次却迟迟未来?
→ 经期持续时间怎么突然变长或变短?
→ 月经流量出现异常,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否差点点染红内裤?
→ 前几次月经安然无恙,这次却疼痛难熬,为何?
月经不仅仅是我们每月的“老朋友”,更是女性生殖与生理健康的晴雨表。当月经出现异常变化时,我们会怀疑身体是不是出了问题。那么怎样的月经才是正常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对照正常月经的七大标准,看看你的月经是否正常吧!
以下是正常的月经的七大标准:
一、行经年龄:女性在大约13岁左右开始初潮,至49岁左右结束经期,一般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月经通常每月准时来临。
二、行经时间(经期):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应为3至7天,多数人为4至5天。若平时经期规律,突然发生经期缩短或延长,不必过于紧张,观察几个周期后再决定是否就医。三、月经周期: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为28天,前后波动不超过7天仍可视为正常。正常的月经周期不小于21天,也不超过35天。四、经质:指经血的性状。正常经血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及特殊气味。若出现异常情况,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的可能。五、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总量约为50毫升左右。经量因个人体质、年龄、气候等因素有所不同,略有增减均属正常。但若每次月经量少于30毫升或超过100毫升,建议咨询医生。六、经色:指月经出血的颜色。正常经血为红色稍黯,逐渐加深后转为淡红色。若经血颜色异常,如鲜红、紫红、淡黄色或咖啡色等,则属不正常情况。七、伴随症状:月经期间,由于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可能会有下腹及腰背下坠感。但若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水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则属病态,应及时就医。
那么如何判断月经的出血量是否正常呢?可以通过观察卫生巾的使用情况来判断。如果每两个小时湿透一片以上的卫生巾,或者出血严重影响到生活程度(如夜间醒来或有大凝血块流出等),建议咨询医生。对于月经量少的情况,需判断是逐渐减少还是骤然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40岁以上,月经量逐渐减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骤然减少则需要警惕并及时咨询医生。人工流产术后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关于经血中出现血块的问题多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若长期出现月经有血块的症状可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需及时调理或就医。
对于月经不调想要怀孕的女性来说要先找出月经不调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引起月经失调最常见的原因是卵巢的排卵障碍或其他子宫病变。因此是否先调经再去怀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月经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信号之一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下是关于“‘正常月经’究竟是怎样的?这七大标准你达标了吗?”的详细解读。若您对此仍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孕妈帮试管资讯分享平台,我们的专业生殖顾问将乐意为您解答疑惑。愿您的生活幸福美满,身体健康,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