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223-689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患者不孕,国内外报道的不孕率高达4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因不孕、痛经及盆腔疼痛而就医。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公认为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主诉不孕的妇女,若其他检查正常,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的可能性。
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不孕的原因有多种:
1. 腹水的量、成分与不孕:患者的腹水量及成分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其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以及酸性磷酸酶的增高等,都可能影响受孕。
2. 子宫内膜异位可能伴随不排卵:有报道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有17%-27%的患者不排卵,这可能与患者卵泡细胞的LH受体数量有关。
3. 卵巢黄体期缺陷:部分患者的黄体期短于或等于十天,且存在黄体缺陷的发生率较高。这种功能不全不仅会降低受孕率,还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4. 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即卵泡黄素化而无排卵,成熟的卵子并未排出进入腹腔。这种情况下,腹水中孕激素含量也低于正常,LU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高达75%。
5. 腹水中白介素Ⅰ及Ⅱ增高也与不孕有关:这些物质可能影响到输卵管的正常功能。
6. 腹水中前列腺素(PGF2a)分泌增高也会影响受孕:前列腺素的增加可能影响到卵泡的成熟及孕卵的着床。
7. 高催乳血症: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乳汁及PRL上升,这会影响到卵巢功能及排卵。
8. 自身免疫与不孕: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宫颈分泌物中抗体滴度明显增高,这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影响到排卵和孕卵着床。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来进行。如发病年龄、月经情况、妊娠与避孕情况、盆腔手术史、家族史以及妇科合并症等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而临床表现则包括继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痛、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月经异常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不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异症及其相关症状
内异症是一种没有明显体征的病症,但在妇科三合诊检查时,需要注意子宫直肠陷窝及宫底韧带部位。主要体征包括:
1. 子宫呈后位并固定,可能伴随压痛。
2. 附件区域可能出现增厚或囊性肿块,这些肿块的壁稍厚,张力较高,可能活动或不活动,有些可能伴随压痛。
3. 后陷凹或宫骶韧带等部位可能有散在的、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部分可能伴随压痛。
4. 宫颈上可能出现紫蓝色点或结节,有时还会出现息肉样或菜花样赘生物。
5. 在经前或经期,上述体征可能会加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内异症,X线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1.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后壁、宫骶韧带、直肠及附件等的异位病灶,导致子宫后位并固定,形状可能呈现蘑菇状或太阳伞状。卵巢可能呈现囊性增大,伞端周围可能有碘油残留。输卵管通常畅通,但有时会出现通而欠畅的情况。24小时的X线复查还可能显示盆腔内碘油呈小团块状,分布不均,呈现点状雪花样。
2. 气腹造影:在内异症的情况下,盆腔肿块通常呈现双侧性,子宫及附件可能粘连成团,形成密度不等、不规则的增白影。正位片显示子宫直肠距离变小、增白。侧位片则显示子宫直肠陷凹变浅、增白。对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双重造影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它既能显示宫颈及输卵管的情况,又能反映盆腔粘连及卵巢肿块的情况。这样全面的检查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内异症。